本教程用于WHONET5.6的应用:直方图
1. 背景
将定量实验结果制图显示在质量保证及耐药性流行病学调查方面有许多种用途。若无定量实验结果,则将丧失大部分质量评估能力、药敏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可比性。
2. 应用举例
用途之一是由权威参考机构建立并评价解释标准(指南)。采用药理学、微生物学及临床方法确定抗生素的折点,通常可避免根据体外药敏结果导致显然同种菌群的折点出现差距的现象。如此,同种菌群的折点若出现差距,可导致对实验结果接近折点的细菌结果解释的可重复性很差。
直方图可用于判断并确认药敏试验中出现的质量保证问题。对于最常分离出的细菌及受试抗生素,敏感菌株的分布通常相对狭窄、对称,大致为正态分布。与其它实验室的直方图结果相比,为不规则分布或分布宽,某一数值结果过多,分布与折点重叠以及分布移位,均提示存在有实验问题。若问题只限于单一的抗生素,则提示可能为该抗生素纸片或测定MIC时所用试剂存在问题;若问题限于某类抗生素或数类抗生素,则提示可能为培养基或实验过程存在问题。系统误差提示至少试验方法及试剂具一致性。非系统误差可见于质量(控制)材料发生变异时,或见于不进行重复实验的实验室。
直方图还可帮助定义细菌亚群。通常,观察直方图结果可推测出可能的耐药机制。散点图及耐药谱可进一步帮助发现耐药基因的特征,并有助于区分真正的耐药表型及实验室实验误差。直方图尤可用于监测低水平耐药性的出现与评估,即使对细菌实验结果的解释仍为“敏感”时。
3. 输出格式
直方图即为用图形的方式显示纸片扩散及MIC测定结果,如图:

抗生素临界浓度可指出敏感、中度敏感及耐药菌群。
4. 附加分析选项
系统默认的抑菌圈直径上限为>35mm,但可对其进行修改,尤其是某些抗生素及菌种的抑菌圈直径格外大时。